07樂壇盤點之一︰道統市場慘淡依然(1)【Tom 專稿 2007.11.27】
- 星期一, 四月 30, 2007, 20:41
- 音樂相關轉載
- 915 瀏覽人次
- Add a comment
國際唱片業聯盟(IFPI)在兩年前的國際唱片業年度論壇上直接指出,截至2005年,全球唱片業銷量已連續六年直線下滑。兩年過去了,全球唱片沒有一絲回暖的氣息。反而在寒冬中繼續前行……
銷量縮水 偶像救世
有人算過一筆帳,“一張唱片錄音、包裝、製作的費用要在四五十萬左右,假設一張碟在市場上賣20元,扣除成本後,淨利潤也就在五六元左右,由此來看,唱片賣不到八九萬張的都賠錢。”但事實情況是,能達到10萬張數字的歌手屈指可數,2007年的唱片數量同樣大為縮水。
唱片市場連年萎縮,這是公認的事實。究其原因,無非是網路下載、盜版和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等。據報道,今年的銷售量又比去年同期下滑了20%。往年超女歌手當道,還能挽回一絲顏面,隨著秀星發片集體“交付”,今年秀星們的日子也開始不好過了,濫竽充數的充斥在歌壇裡,最終腐爛的是大多數,賣座的是極少數。唱片公司現下最主要的盈利點,主要集中在了無線和演出上,靠單純賣唱片能賺錢的已經幾乎絕技。在道統發行領域,唱片發行集體性跳水。過去百萬張銷售已經是遙不可及的歷史。目前能發行20萬張就是天文數字。2006年台灣G-MUSIC銷量榜顯示,蔡依林、周傑倫兩位相加的銷售數字剛過50萬張,而今年台灣年度唱片現下看來將繼續呈現無法破30萬張的前景。
今年叫好又叫座的唱片一張沒有,但如果矮子裡拔將軍,剩下來賣座的唱片無一例外都被超級人氣歌手包攬。蔡依林推出新唱片《特務J》(內地版名為《愛情任務》)時,聲稱預售3天已達5萬張,上市一個月銷量15萬張。其後,11月1日,周傑倫公佈新專輯《我很忙》預售成績為48011張,全亞洲首批出貨107萬張。由於預售銷量不敵蔡依林,令周董很是不爽,公開質疑蔡依林頭家陳澤杉為Jolin的銷量灌水,其後便是今年樂壇最轟轟烈烈的“雙J口水戰” 。在內地方面,銷量問題雖無口水,但戰況也每況愈下。縱觀一年敢於公佈銷量數字的屈指可數。在銷量慘淡的世道裡,只有“超女天後”李宇春一人最為風光。她的第二張專輯《我的》在當當網獨家預售,憑借人氣在10天內預售銷量突破3萬張,地面預售銷量突破20萬張。有人說李宇春的勢頭甚至蓋過了同日發片的周傑倫。
唱片銷量疏高疏低都不重要。無論是蔡依林、周傑倫還是李宇春,他們的熱銷都印証了一個問題,這是一個偶像救世的時代。一線歌手靠自身超高的人氣和影響力,構成了一定的購買力。而內地的“超女”“快男”,台灣的“星光幫”,都在短時期內形成了熱銷的局面。譬如7月6日,台灣唱片最威權的排行榜G-music第26期榜單,《超級星光大道10強合輯》以66.22%的銷售比奪得冠軍,讓人大跌眼鏡。與此形成呼應的是,一年一度靠選秀揚名立萬的天娛在暑期檔推出了《快男13強》合輯,同樣在賣的滿堂彩。人氣爆棚的景象使得人手一張秀星唱片,成為衡量粉絲團忠誠度的唯一標準。更有甚者,秀粉為了支援自己喜歡的歌手,舉家老小團購唱片,以秀星唱片作為禮物送人的也有所耳聞。這無比說明,歌壇第一把交椅上的一線歌手,人氣優勢得天獨濃,在銷量實力對比上依然占優。如果說周蔡兩人歌紅人也紅,那麼秀星就是完全靠人氣上位。由此看來,這依然是一個歌手人氣定奪天下的偶像市場。
劍走偏鋒反道統 “卡式”時代到來?
提起道統唱片的惡劣環境,不能不說道打擊盜版的問題。受網上非法下載打擊,香港唱片業界生意額大受影響,由尖峰期的的二十五億元下跌至預計今年的不足六億元。唱片業界人士表態支援特區政府將侵權下載行為刑事化,以收阻嚇作用。 香港唱片業營業額,只有九十年代的兩成。國際唱片業協會香港會總裁馮添枝希望將上載列為刑事行為之外,下載亦要有同樣的法例管製。但是由於外界阻力,唱片業借力法律,前景並不明朗。
網路音樂傳播市場急速擴大,手機、互聯網等新媒體十分流行,年輕人正在遠離CD等道統唱片市場。如果道統唱片不妙,有沒有別的路可走?
以往,道統唱片泛指以卡帶、CD、LP、光碟為載體的介質。但由於存儲卡介質廣泛應用於數字領域,今年唱片業提出了存儲卡唱片的概念,也就是說歌手出唱片,不再用CD光碟存儲,而是放在體積更小的SD、U盤中,便於用戶在手機、MP3等便攜設備中聆聽,更符合現代人的數碼習慣。體積的縮小,便攜性不言而喻,而且存儲卡還可以存儲除意外的文字圖片產品,更多元化,這是優點。但MP3格式的缺陷使得音質大打折扣。
繼全球音樂三巨頭環球、華納、EMI聯手推出FLASH閃存代替CD介質來發行專輯後,新力BMG音樂終於把這個新聞變成事實,旗下歌手珍妮佛洛佩茲的新專輯已經開始採用U盤發行。美國著名車庫搖滾樂隊The White Stripes在發行專輯“Rag and Bone”時,在美國特別推出了USB限量閃盤版,樂隊還特別設計了幾種包裝的U盤,大有把樂迷錢包掏空的架勢。這股潮流也席卷了英國,著名的英式樂隊Keane在發行單曲的時候也用了閃盤。在香港,張敬軒、何韻詩等歌手在今年都先後低調發行了“卡式”唱片,作為CD格式的補充,投石問路。而在內地,全球第一張“SSD唱片”不久前誕生,歌手沐爾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有人說,明天我們不再買CD唱片,而是買閃存卡唱片了。3G一旦開通,人們就將迎來一場以手機為載體的新傳播革命。存儲卡時代的到來,此話顯然過早,但確實是另辟蹊徑的游益探索和嘗試。
Radiohead與星巴克 出奇製勝的啟發
縱觀全球的唱片業,今年發生的兩件事值得關注。一件是老牌英國搖滾樂隊Radiohead與EMI唱片解約,新專輯採取獨立發行模式販售。與過往不同,他們將專輯整個搬到網路上售賣,甚至可以免費下載。在唱片進入唱片行前先在網路上公開發售時,歌迷可以自行下載,而需要支付的金額也由歌迷“隨意支付”,對某首歌曲不滿意,可以選擇“零”元,只要支付1美元的基本傳輸費用。這被稱為是“唱片界的革命”。不過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據統計,62%的人沒有付一分錢,而其他38%的人平均僅僅支付了6美元。也許是為了扭轉這種賠本賺吆喝的局面,“收音機頭”的新專輯將於明年1月2日回歸道統唱片市場。想透過有償下載改變唱片業逆境做法宣告失敗,最後又回到了道統唱片銷售的老路上來。
另一件大事是,知名咖啡聯鎖店星巴克宣佈,將成立自己的唱片公司,未來顧客在星巴克店內將可以購買到這些唱片,而在一般的唱片行也可以買到由星巴克出版的音樂作品。保羅 . 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雪兒 . 克羅(Sheryl Crow)都簽約星巴克,開創了咖啡店和音樂零售店合二為一的“賞樂咖啡屋”。保羅 . 麥卡特尼革命性的與星巴克咖啡連鎖集團結盟,致使他的專輯在全球13000家咖啡店同時發售,以非道統的模式去接觸群眾。據專家估計,透過全球聯鎖店,新唱片《Memory Almost Full》每周可接觸到大約4000多萬不同國籍的咖啡友。打通道統唱片與潛在受眾群的任督二脈,是開發市場的不二法門。
面對不景氣的市場,唱片公司新招拼出。美國歌手Prince新專輯《Planet Earth》上市前隨發行量230萬份的《星期日郵報》免費發放;獨立歌手左小祖咒、曹方獨立發行唱片,大打“限量牌”,面對小眾唱片開出150和68元天價;而國內發行廠牌星外星唱片的一套以“有觀點的聆聽”為主旨的“星外星獨立音樂盛宴”系列唱片,30張獨立民謠專輯打包發行,也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在慘淡的下我們要的不是自怨自艾,2008以後的唱片業絲毫沒有轉暖的意思。但即便如此,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還是可以出奇製勝的。
(責編︰李松岩)
http://music.tom.com 2007年11月27日 15時30分 Tom 專稿 琳距離
More from my site
About the Author
Write a Comment
Gravatars are small images that can show your personality. You can get your gravatar for free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