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head介紹(轉載-維基)
- 星期一, 一月 1, 2007, 0:29
- 維基百科精華, 音樂相關轉載
- 1,785 瀏覽人次
- Add a comment
樂隊成員:
湯姆·約克(Thomas Edward Yorke):主唱,節奏吉他和鍵盤
埃德·奧布賴恩(Ed O’Brien):吉他,和聲
強尼·格林伍德(Jonny Greenwood):主音吉他,鍵盤,Ondes Martenot鍵盤,以及其它電子設備
其兄科林·格林伍德(Colin Greenwood):貝斯
菲爾·塞爾韋(Phil Selway):鼓,打擊樂器,和聲
Thom和Jonny主要負責創作工作,大部分情況下由Thom作詞、作曲,Jonny編曲。製作人奈傑爾·古德里奇(Nigel Godrich)自從樂隊的第二張正式專輯The Bends開始同電台司令合作,這張專輯由他協助製作人約翰·萊基(John Leckie),Nigel Godrich對Radiohead貢獻頗大,經常被樂隊稱為「第六個成員」。另一位樂隊貢獻者名叫斯坦利·唐伍德(Stanley Donwood),他自從樂隊的My Iron Lung EP開始同以筆名”Dr. Tchock”示人的York共同負責樂隊專輯的美術製作。Donwood和York在埃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結識,他們還一起製作了樂隊的官方網頁。
這支樂隊早期受到了包括Elvis Costello,Pixies,平克·弗洛伊德,R.E.M.,U2,Talking Heads,披頭四,The Smiths,以及曼徹斯特的後朋克樂隊The Fall,Joy Division和Magazine這些樂隊的影響。後期對電台司令產生影響的則包括德國的藝術搖滾樂團Can,前衛電子團體Kraftwerk,電音藝術家例如Autechre和Aphex Twin,以及爵士先驅諸如Charles Mingus與Miles Davis。
儘管Radiohead不是一支傳統意義上的英倫搖滾樂隊,但他們具有開創性的兩張專輯OK Computer和The Bends仍被認為顯著的影響了同時代的一系列英倫樂隊如Athlete,酷玩,Keane,繆斯和特拉維斯。然而,隨著時間的推進,人們漸漸發現這支樂隊並沒有如此的熱心去推動新一代英倫搖滾的發展。儘管那些受到Radiohead作品啟發的樂隊正在實在的帶來英倫搖滾的新生。Yorke在2001年紐約客的採訪中被問到:「諸如Travis,Coldplay和Muse等樂隊正成功地做著風格類似你們在1997年的專輯的音樂,你們有什麼感想?」,Yorke用他一如往常的荒謬口吻回答道:「祝《Kid A》(2000年10月發行)賣得好。」
歷史
(1991–1995)用一曲《Creep》一鳴驚人的Pablo Honey以及之後的The Bends
Radiohead從1980年代末期開始成形,最初隊名為On A Friday(來源於所有樂隊成員可以一起練習的時間)。在1988年組隊之後,為了讓成員可以投入到學業以及其他的工作中, 樂隊解散了一段時間。樂隊於1991年再度出現並發表了第一盤小樣。他們的第一盤小樣名為狂躁的猥(在牛津的一家唱片電發行後命名)。這盤小樣給樂隊帶來了一些小型的演出機會。在此同時他們也已經上了一本名叫Curfew的牛津當地雜誌的封面。On A Friday的發展非常順利,越來越多的小型演出接踵而來。不同的唱片公司對其產生了濃厚興趣而最終樂隊同百代音樂簽了一份6張專輯的合同。作為對Curfew的樂評人認為樂隊名稱俗套的還擊,樂隊把自己的名字換成了聽起來頑皮可笑的「Radio Head」,此曲收錄在Talking Heads的專輯True Stories。這是一張他們最愛的專輯,同時極大的影響了Radiohead很久之後發行的另一張驚世之作Kid A。
作為Radiohead,樂隊的開張之作是一張自己製作的EP,Chris Hufford對此的形容是「這一步走得不很聰明」。「這明顯的沒有按大眾的興趣走,我想Thom當時很怕會連累到我。我倒是願意把自己當成一個藝術家,而把我們的一個經理人當成一個製作人。這種超前肯定會遇到一點挫折,就當是一次試驗,不行就撤掉這些歌。」這張4首歌的EP於1992年三月發行,第一首是Prove Yourself。它後來在英國單曲榜上達到了101位。樂隊隨後請來了Paul Kolderie和Sean Slade,Sean Slade製作了Buffalo Tom的「Let me come over」並且後來成為了樂隊Morphine的經紀人同時擔任製作人。Radiohead的這張專輯在牛津的一間錄音室花了三周錄製完成。儘管樂隊很快就改變了他們在這張專輯中表現的風格,但其中風格極端自我厭惡的作品《Creep》、《Anyone Can Play Guitar》、《Thinking About You》和《You》在當時非常流行。因為這張專輯在全世界銷量可喜,Pablo Honey的巡迴演唱會一直開到了第二年。
Radiohead在巡演中嘗試表演了新的作品,這大大幫助了樂隊1995年發行的第二張專輯The Bends的銷售。樂隊成員們花了不少時間去嘗試超越他們先前的成就。製作人John Leckie說「最熱門的單曲可能會是《Sulk》,《The Bends》,《Nice Dream》或者《Just》中的一首」。「我們不得不竭力把它們做得出色,能夠立即拿下北美的第一。每個人都在扯著自己的頭髮喊『這還不夠好!』我們當時都太過努力了!」
在做完之後樂隊想到了該改變一下工作方式,他們停止了在錄音室的工作,來到了大洋洲和遠東舉辦巡迴演唱會。Chris Hufford說:「這讓樂隊重新發現了什麼是他們擅長和喜歡做的事情。表演現場讓樂隊看清了他們在錄音室里沒有得到的東西。」My Iron Lung(1994年)這張EP在巡迴演出途中發行,同時由於這張EP在兩張專輯的中間發行,它也見證了樂隊由流行化的Pablo Honey向更有音樂深度的下一張專輯的轉變。由於在巡迴途中就開始了新曲的製作,他們返回英國後在兩個星期里把新專輯一氣呵成。這張專輯受60年代音樂的影響頗深,同時也有當時流行的the Pixies和R.E.M.的風格。
儘管沒有被當作一張英倫搖滾專輯,它還是被視作英倫搖滾革新運動的一部分。並且在1996年早期,Radiohead參加了酷大不列顛,與這些著名的樂隊如綠洲樂隊,Blur,Pulp和山羊皮樂隊展開較量。到今天,The Bends被許多樂評家和歌迷認為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最好的專輯之一。
(1996–1998) 站在流行的頂峰: OK Computer
在1996年初到七月的這段時間,Radiohead在Nigel Godrich的幫助下在他們平時排練用的錄音棚Canned Applause用最新的錄音設備錄製了4首新曲。有了The Bends的經驗,他們決定在完成專輯錄音前先看一下新作品在現場表演的效果。七八月份在Canned Applause錄製的4首歌完成之後,他們嘗試了在巡迴演出上的演出,之後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樂隊在聖凱瑟琳大法院(聖凱瑟琳屬於演員Jane Seymour)完成了專輯的全部錄音。
OK Computer於1997年6月6日發行,隨後得到了比The Bends更為熱烈的歡呼。在許多的「最佳專輯」排行榜上,無論是過去和現在都仍可找到此專輯的身影。Radiohead同ambience和noise創作的一系列具有實驗精神的音樂被普遍認為帶給20世紀晚期的搖滾音樂一個高峰期。這張專輯同時得到了格萊梅頒發的最佳另類專輯獎並隨後開始了樂隊聲勢浩大的「對抗魔鬼世界巡迴」。Grant Gee,這位為專輯內的《No Surprises》拍攝音樂錄影帶的導演,跟隨著樂隊的巡迴演唱會並拍攝了一部天馬行空的紀錄片Meeting People Is Easy。這部紀錄片記錄了樂隊從巡迴的第一站到1998年中完成的最後一站的經歷。
期間樂隊發表了兩張EP,分別為No Surprises/Running From Demons(1997)和Airbag/How Am I Driving?(1998),這兩張的區別隻有幾首歌。但是第二張更為值得注意,其中有幾首歌可以很好的描述樂隊從OK Computer的前進另類搖滾向他們之後更具試驗性作品的過渡過程。
OK Computer和The Verve的最後一張專輯Urban Hymns被認為對於已經垂死的英倫搖滾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雖然事實是這兩張專輯其實早已脫離了英倫搖滾的風格。儘管如此,OK Computer還是被很多人認為是一張偉大的搖滾專輯並且一直有著很好的銷量。這張專輯也幫助Radiohead成為了超級巨星並躋身為20世紀90年代最偉大的搖滾樂團行列,同處其中的還有像R.E.M.和U2這些標誌性的樂隊。
(1999–2001) 實驗味道的: Kid A和Amnesiac
由於名氣的紛擾加上長期巡演帶給樂隊成員瀕臨崩潰的疲勞,樂隊在之後一年的活動相對安靜了許多。Thom Yorke在之後的採訪中承認巡迴演出之後樂隊幾乎到了分裂的邊緣,而他自己也經歷了一段意志消沉的日子。Colin Greenwood也說:「那種情況有一點像我們走進了一條死路,真的讓人覺得灰心。」這一年樂隊只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大赦演唱會上露過面(1998年11月10日)。Thom和Jonny也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西藏獨立演唱會上登臺並第一次表演了新作《Pyramid Song》。
樂隊仍然在繼續新的嘗試,但是相比之前樂隊的合作變得混亂而無序。Thom說:「我想那是我們第一次對我們正要做的和將要做的毫無線索。我們這樣子持續了有一年,只是無所事事的閒逛,試一些新東西,聽聽我們之前的東西,之後大概過了18個月,事情變得有頭緒起來。」然後,在O’Brien於1999年中期與BBC合作完成電視作品《Eureka Street》的配樂之後。樂隊開始進入錄音室錄音。當時的作品為數可觀,大概有40首新歌,他們挑了其中的30首作為後來的兩張專輯。
Radiohead並不想繼續OK Computer的音樂脈絡,他們選擇了比之前更為雄心勃勃的,準備做一張具有試驗性的電子音樂專輯。盡量最小程度的運用吉他,更用心的作詞乃至最小程度的重複他們早期的風格。Yorke[2]的解釋是樂隊希望「變得更具實驗性並且找到新的角度,忘掉過去的東西。我們嘗試對待整張專輯就如一首作品,讓這張專輯發展出自己的形式,而不是去定義一個形式強加給它,它幹得不錯。這是一條相對於我們之前完全不同的創作,更為自由解放。」
整張專輯的編排被用來比作是跟Pink Floyd和Aphex Twin的一次聚會。樂隊的第四張專輯Kid A發行於2000年10月,樂隊提到了Alice Coltrane, Charles Mingus和Paul Lansky作為其影響,還有整個Warp Records的背後目錄。Kid A像前任一樣得到了Grammy的另類搖滾專輯獎。樂隊的名氣與日俱增。這張專輯被批評為一張不受廣播電臺歡迎的唱片,儘管大部分歌迷認為這是一張傑作,同時這張專輯現在也被認為是樂隊所作的最好的一張並且是最有成就的一張。
第二年7月發行的Amnesiac包含有於Kid A同時間錄製的更進一步的作品。被樂隊成為是同一支作品的兩種特別的排序,兩張作品的風格背景相似,已兩首不同版本的《Morning Bell》作為連接。
唱片發行之後,樂隊在牛津的南方公園舉辦了自己的小型音樂節。參加的有Beck,Sigur Rós,Supergrass,Humphrey Lyttelton(在Amnesiac專輯的最後一首歌《Life in a Glass House》中演奏小號),以及Radiohead自己。最初樂隊計劃發行I Might Be Wrong作為他們繼Pyramid Song和Knives Out後的最新單曲,但是不久之後這個計劃發展成為一張羽毛豐滿的現場專輯。在2001年秋天,樂隊發行了他們的第一張現場專輯:I Might Be Wrong: Live Recordings,收錄了他們在柏林,巴黎,倫敦以及其他幾場演唱會中的演出,同時這張專輯也收錄了一首從未發行的作品《True Love Waits》。
(2002—2004) 把所有的東西混合起來: Hail to the Thief
樂隊之後新專輯Hail to the Thief的錄製過程與他們之前的三張錄音室專輯截然不同。唯一可以做一比較的是樂隊當時錄製the Bends的過程,不像之前的在錄音室里呆上幾個月。樂隊成員們選擇在他們2002年7月到2002年8月在去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途中選材並錄製。隨著巡演過程中作品不斷的浮現和完成,樂隊最後用了兩個星期在洛杉磯的一間錄音室完成了這張專輯。在2003年樂隊發行了第六張專輯,這一張並不如之前兩張那樣具有明目張膽的實驗性但是仍然與樂隊初期吉他為主的作品有明顯差別。這張專輯受到了兩派樂評人和樂迷的公認並且在銷量上超過了之前的兩張專輯。
從那時之後,Radiohead開始了一次大型的國際巡演,歷時約一年。樂隊在1997年/1998年的Ok Computer之後再一次來到了澳大利亞和日本。很多澳大利亞的歌迷對樂隊由於Yorke的嗓子問題而在最後幾個小時取消了原定的最後一場演出感到十分傷心。Radiohead由於在[Glastonbury Festival#Glastonbury_2003Glastonbury 2003]]星期六的主舞臺(Pyramid)吸引了大批歌迷而登上了頭條。同年,Jonny在哥哥Colin的幫助下錄製了的前衛紀錄片Bodysong的電影原聲。
在發行專輯Hail to the Thief差不多一年後,Radiohead在2004年澳洲和日本的巡演途中發行了新的EPCOM LAG (2plus2isfive)。這張EP比Radiohead之前的EP要長一些,有十首作品。其中包括了現場錄音,重新混音,以及專輯Hail to the Thief中作品的不同版本,兼顧了民謠性和電子性。2004年中,樂隊最後在眾人的歡呼下在Coachella Festival以Hail to the Thief完成了巡演。
(2005) 下一個製作期
在冗長的巡迴演出之後,樂隊成員在2004年剩下的時間里投身於個人作品的製作與其他藝術家的合作中。樂隊只是發行了DVDThe Most Gigantic Lying Mouth Of All Time讓人們相信他們還是一個整體。Jonny Greenwood和Phil Selway 在下一部哈利波特電影HP與烈火之杯有一個cameo的角色。Jonny開始作為BBC的作曲家負責製作古典小段。他和Thom加入了Band Aid 20計劃,分別演奏吉他和鋼琴,並同無數的著名藝術家合作。
在聚光燈下消失了一年後Radiohead又聚在一起並開始了下一個創作期。在五月12號大型的線上社團Green Plastic[3]報導Radiohead現在正在製作15首新歌,當時已經完成了2首並且「相當出色」。最初樂隊在一月開始聚到一起,Thom給大家聽了很多他的新作,根據Green Plastic的說法,「他們的興緻很高並且很高興能在一起創作。」雖然沒有聽過這些歌,樂隊的其他成員還是很快的加入並開始創作自己的部分。整個錄製過程被形容為「毫無組織的」並且與以往那種在錄音室工作幾個月或在巡演中完善作品的方式極為不同。
現在並不清楚Nigel Godrich是否會負責這張專輯的製作,但是很有可能。有報導Nigel經常出現在樂隊錄音室,Thom還給了他一盤新歌的小樣。現在Nigel剛剛製作完成了保羅.麥卡特尼的新專輯(Chaos and Creation in the Back Yard)。他現在很有可能回到錄音室幫助Radiohead製作新專輯。據樂隊成員的說法,新專輯的黑膠唱片將會在11月完成,並且可能在2006年二月或三月正式發行。巡演有可能於二月份開始。現在還不知道新專輯聽起來會是怎樣,但是根據樂隊的實驗精神,新的作品始終讓人期待。新歌歌名有可能包括Business school for the Dead和Down is the New Up。
在2005年六月Thom York告訴NME,新專輯的製作讓他想起了當時製作Kid A的時候。他說製作初期樂隊的工作方式作了些改變,這使他想起了樂隊第三張和第四張專輯之間的改變。他在採訪中說:「現在進行得不錯,聽起來可能有點像Kid A-我們在經歷一個變化期。但是還不錯,我們會成功的。專輯里可以拿出來吹捧的包括House Of Cards,Last Flowers Till The Hospital,Arpeggi還有或許會很適合舞臺氣氛的Big Ideas (Don’t Get Any)。」
專輯列表>
Index Title Date UK US (approximate genre overview)
1. Pablo Honey (二月22日, 1993)
2. The Bends (三月6日, 1995)
3. OK Computer (三月16日, 1997)
4. Kid A (十月2日, 2000)
5. Amnesiac (六月4日, 2001)
6. Hail to the Thief (六月9日, 2003)
Drill (1992)
Itch (1993) – 日本/紐西蘭 限定
My Iron Lung (1994) – 澳大利亞 CD
Live Au Forum (1995) – 法國 限定
The Bends Pinkpop (1996) – 荷蘭 EP
No Surprises/Running From Demons (1997) – 日本 限定
Airbag/How Am I Driving? (1998); #56 US (專輯排名) – 北美髮行
Amnesiac College EP (2001) – 北美學院廣播
I Might Be Wrong: Live Recordings (2001); #22 UK, #44 US (專輯排名)
COM LAG (2plus2isfive) (2004); #37 UK (專輯排名) – 日本發行
<單曲>
“Anyone Can Play Guitar” (1993); #32 UK
“Pop Is Dead” (1993); #42 UK
“Creep” (1993); #7 UK, #34 US
“Stop Whispering” (1993) *U.S. only
“The Bends” (1996) *Ireland only
“My Iron Lung” (1994); #24 UK
“Planet Telex / High & Dry” (1995); #17 UK, #78 US
“Fake Plastic Trees” (1995); #20 UK
“Just” (1995); #19 UK
“The Bends” (1996); (IE 限定)
“Street Spirit (Fade Out)” (1996); #5 UK
“Lucky” (1996); (法國廣告 限定)
“Paranoid Android” (1997); #3 UK
“Karma Police” (1997); #8 UK
“No Surprises” (1998); #4 UK
“The National Anthem” (2000) (廣告 限定)
“Pyramid Song” (2001); #5 UK
“Knives Out” (2001); #13 UK
“I Might Be Wrong” (2001) (廣告 限定)
“There there” (2003); #4 UK
“Go to Sleep” (2003); #12 UK
“2 + 2 = 5” (2003); #15 UK
<錄像,視頻>
Live at the Astoria (1995) 錄像帶
Seven Television Commercials (1997) 錄像帶/DVD
Meeting People Is Easy (1999) 錄像帶/DVD
7 Television Commercials (August 5, 2003) DVD
The Most Gigantic Lying Mouth Of All Time (December 1, 2004) DVD
<書籍>
Radiohead: An Illustrated Biography by Nick Johnstone (1997),
介紹樂隊從組成至發行OK Computer歷史的畫報傳記。
Radiohead: From a Great Height by Jonathan Hale (1999)
Radiohead: Hysterical and Useless by Martin Clarke (2000)
Exit Music: The Radiohead Story by Mac Randall (2000)
Radiohead: Back to Save the Universe: The Stories Behind Every Song by James Doheny (2002)
Radiohead: A Visual Documentary by Tim Footman and Billy Dancer (2002)
The Music and Art of Radiohead edited by Joseph Tate (2005)
<別人演奏的Radiohead>
澳大利亞音樂家Frank Bennett在1996年自己的專輯Five O’Clock Shadow中用非傳統的手法詮釋了Radiohead的作品Creep,演奏手法運用了Frank Sinatra風格。專輯為非商業,但是Frank Bennett的官方網站[5]提供了他的作品下載mp3。
在1998年九月,美國爵鋼琴家Brad Mehldau將他的版本的Radiohead的作品Exit Music (For a Film)收錄在他的專輯The Art Of The Trio, Vol. 3。在其2002年發行的專輯Largo中他演奏了Radiohead的Paranoid Android,這兩首作品均來自OK Computer。Anything Goes於2004年2月發行,其中收錄了Brad Mehldau重新演奏的RadioheadKid A里的Everything in its Right Place。以上三張專輯均由華納兄弟發行。
一支著名的弦樂四重奏樂團The Section發行了兩張專輯(由獨立廠牌Vitamin Records發行)翻唱Radiohead:2001年的 Strung Out On OK Computer, OK Computer的重奏版;2003年的 Enigmatic, 汲取於Kid A 和Amnesiac 以及The Bends的少量作品。
2003年古典鋼琴家Christopher O’Riley錄製了True Love Waits,這是一張重新編排了Radiohead各張專輯里的部分作品作為鋼琴獨奏曲。由索尼唱片發行。Christopher O’Riley於2005年4月2日發行了第二張向Radiohead致敬的唱片Harmonia Mundi作為True Love Waits的後續作品,Hold me to this收錄了14首由鋼琴詮釋的Radiohead的作品。
在2003年的Download festival上,新潮搖滾樂隊黑暗(The Darkness)第一次表演了他們的重搖滾風格的Street spirit (fade out)。新的版本加快了原版本的速度,並且由嚴重失真的電吉他演奏。這首改編作品被Darkness的樂迷大力推崇,但是Radiohead的樂迷並不欣賞,他們認為這個版本嚴重背叛了原作脆弱的本質。
連結
‧Radiohead.com – 電台司令的官方網站( The official Radiohead website )。 留言板擁有大批歌迷。樂隊成員偶爾會發言。
‧RHDiscog.com – Radiohead Discography
‧Track Resource – 擁有一個全面的關於官方發行的電台司令每一首作品的列表,以及每首作品的出處。
‧At Ease – 最大的樂迷站點,擁有大量關於樂隊每個細節的信息以及龐大的論壇。
‧Green Plastic – 另一個大型的樂迷站點。
More from my site
About the Author
Write a Comment
Gravatars are small images that can show your personality. You can get your gravatar for free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