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gwai-像星星的聲音(轉載)
- 星期日, 十二月 31, 2006, 11:57
- 音樂相關轉載
- 1,627 瀏覽人次
- Add a comment
“如果遙遠天際中散爍的星星也有聲音的話,那它聽起來一定像是Mogwai這樣”──《NME》雜誌
又是幾個蘇格蘭的孤獨男人──Mogwai,和Arab Strap同屬Chemikal Underground公司,以及後來北美最大的另類音樂公司Matador。受Sonic Youth和My Bloody Valentine的深處啟發,甚至還有The Smashing Pumpkins(其實聽聽“Gish”未尾,便知Billy Corga也是在巨大的噪音中冰冷的質疑生活的變數),當然還有Slint(後搖滾的啟蒙人之一)90年代初就有的示範作秀,只是Mogwai更迷於製造有巨大聲響的哀傷之曲,徐徐推進沉穩的沈思,“Mogwai曾認為一段好的旋律,即使不斷重複地演奏十分鐘也會是好聽的”。
相比Tortoise、Experimental Audio Research、Movietone等後搖滾代表,Mogwai稀少的人聲反而是最多的,他們埋頭精調細琢,爆發時比Bedhead更內斂些。用了大量新的吉它音色,把鼓調成如沈悶心跳的節奏,貝司濃重、緩和的流淌,淡然的聲音若即若離的在音樂的邊線,大段大段華麗轟鳴的段落起起伏伏。“當史詩般作品“Mogwai Fears Satan”結束整張專集的時候,Mogwai提升了整個後搖滾音樂的水準,創造新的音樂革命和情感力量,不同於所有當代的吉他為基本樂隊的東西。”他們讓音樂回歸到心靈的無援之處,放棄了人聲有時候對音樂過份的虛飾和為難,後搖滾實際上比搖滾樂多了更多可能的音樂語言,於“無聲”處,音樂是第一位的,所以我想不是後搖滾結束了搖滾樂,而是新血滋生了新肉,後搖滾讓搖滾樂有了另一重生命力。
1997年Mogwai《Young Team》問世時,不該的是這一年Radiohead的《OK Computer》大行其道,幾乎拿走了所有的盛譽(而今又有多少人還在為《OK Computer》豎起耳朵就不得而知了),好像沒有人不喜歡濫美之詞並熱中參於,總有一些人為了省事和嫌麻煩而容易滿足追隨。
世界由此喧囂,憤怒大行其道,而它並非一律可貴,Mogwai也有嘯殺感肆起的樂段,卻嗜好把憤怒深埋在各種聲效的表層下,他們坦誠了無助的脆弱,熨燙人心,由此得以自救,Mogwai不詛咒愛,卻把矛頭指向了生活對個性和人性的傷殘,緩解了我們常年心頭積壓的心悸。
少年心氣般的興奮《Young Team》過後,1997年精選輯《Ten Rapid》是1995 — 1997年大批單曲的合集,可整個音樂的音色和概念上感覺還是有一貫性,象是同時期的作品。如其他後搖滾樂隊一樣,Mogwai做得非常精細,變幻莫測的音色和反覆的樂段,也象其他樂隊一樣充滿睿智。他們找來了Mercury Rev的成員及監製Dave Fridman(Dave以往較叫好的作品包括為Flaming Lips製作的唱片),泡製了1999年《Come on Die Young》,“年輕人你快點死吧”──每個人的內心都是有魔鬼的,權勢、容貌、名利、榮辱上太多太多的雜念讓心魔在無止的滋長,它們合力抹殺了愛,以齷齪為樂,退化到像動物一樣撕殺。“Come on Die Young”,要不到後來都會變成了“Mogwai”。誰都想活的好點──“在三十歲的時候人們都希望有條捷徑可以走”,“Mogwai Fear Satan”(魔鬼面對 旦)就是Mogwai對人生的一次嘲諷。
而Mogwai的感性一面也是純淨、真切的,欲說還休的“Cody”的余味繞梁三尺,“如果我試圖讓你停下腳步,你是否也會想讓我停留,古老的歌一直縈繞,直到最後的時刻,悲傷的歌讓我回憶起兒時的舊友,如果這就是命運,我想我只能離開……”
愛是一個高溫的主題(Mogwai好些起伏頗大的段落很適合給《37度2》中貝蒂那段失控的街頭奔跑做配樂),有時候她的冰冷比熱更令人嗜好,我們經常忍不住像懷疑生命一樣對它,如果說生命無常,愛情何嘗又不是更脆弱的呢?“End”是無聲的所在,比Joy Division“The Eternal”還可怕的青春衰曲,它可能有三個以上的版本?寫此曲的時候Mogwai們平均年齡不到22歲,22歲──大部份這個年齡的人還在街上用著父母的錢,回家在臥室裡苦惱,算計著愛情和明天,而他們給了未完青春最好的沈思。
2001年《Rock Action》好像評論有些低落,但卻是《Young Team》後最給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名為“Rock Action”(搖滾行動),這又是具有諷刺意味的名頭。《Rock Action》結合了富於棱角的扭曲噪音,具有推展力的鼓點,Tortoise般的電子構架,尤以長達九分鐘的史詩般作品“2 Rights Make One Wrong”為佳,以銅製樂器,弦樂,Banjo,行雲流水般的吉他,時隱時沒的人聲編製成一層層意猶未盡的音牆,它讓我們的耳朵良久的福祉著……
Mogwai得到了不單是英國及歐洲後來也有美國評論界太多的讚美,在獨立音樂同仁當中也得到了許多的尊敬。他們每每趕走了陳腐的氣息,建立了自己的音樂美學體系,對所有的讚美都當之無愧。後來甚至也深情款款的翻唱了Guns N’ Roses的“Don’T Cry”,在其主頁上就有這首曾經博得不少少女之心的歌,不過你聽了之後就明白這仍然是Mogwai一以慣之的作風,他們一直在試著用最好的模式來表達自我,並讓藝術的血液得以暢通。
“對於我們的東西,這世界還沒做好準備,” Suart Braithwaite卻一錘定音的說過,是的,他們還年輕著,Mogwai如今的平均年齡不超過26歲,大胡子Dominic Aitchison今年可能26了,Stuart Leslie Braithwaite更是1976年5月10日生,在後搖滾的陣營裡他們還沒到“向後看”的時候,他們享受著音樂,甩掉“陳年往事”的累贅,把生命中多餘的包袱遠遠甩在了腦後……
每一個夜晚都是心衰者的逃離,生命無可把持,每個地方都有這么多的陳詞纜調,如果這就是命運,我想我只能離開。讓我們一起跑,跑過城市,跑過山谷和平原,在風中跑,跑過了無盡的年歲,跑過了絕望也跑過了溫暖,讓身後的東西統統腐爛吧……
──載自《非音樂》第3期
More from my site
About the Author
Write a Comment
Gravatars are small images that can show your personality. You can get your gravatar for free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