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談唱片發展 提升版權意識挖掘特色音樂【深圳商報 2007.08.30】

  業內人士談唱片如何才能不被淘汰──提升版權意識挖掘特色音樂

  昨天,與顧客聊天之後,記者走出唱片店,找到了中國唱片深圳公司主管出版發行的副總經理劉斌,他告訴記者,相較於網路普及前,這兩年中唱的唱片總發行量減少了60%。劉斌說︰“在目前這個圖像消費的時代中,唱片公司只有製作出優秀質量的唱片和提升自身版權意識,才能使唱片被淘汰的速度減緩。”

  發燒碟在深圳銷量最好

  經濟的迅猛發展使媒介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音樂的載體和傳播模式同樣也在慢慢轉變,由最初的黑膠唱片、卡帶,到現下的雷射光碟,再發展到近幾年迅速崛起的MP3數字音樂。劉斌說︰“每一種音樂載體和傳播模式都有一定的壽命期限,每出現一種新的載體和傳播模式都會對道統的造成衝擊和替換。現下是一個大娛樂的時代,娛樂消費模式繁多就決定了人們對音像製品的消費已經不僅僅局限於聲音消費了,圖像消費更符合人們的消費需求。雷射光碟唱片被MP3數字音樂取代成了娛樂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走訪深圳市區內的各大音像店時,記者發現,音樂類音像製品中銷量最好的是發燒碟。劉斌表示認同︰“發燒碟在詞曲、演唱、編曲、錄音各方面都達到一流的境界,消費者對發燒碟的認可度和信任度都比較高。現下市面上有許多粗製濫造的唱片,導致消費者對普通唱片沒有認同感和信任感。國內這兩年推出的口水歌翻唱的唱片無一不在封面上打上“發燒碟”字樣,曲解了發燒碟常用的‘24比特96千赫茲數字錄音’的高清晰理念。只有製作精良的唱片才能吸引消費者。”

  舒緩音樂適應深圳市場

  劉斌告訴記者,中唱深圳公司今年6月的唱片發行量是3.3萬張,而2000年同期的發行量則是5.1萬張,下滑了將近30%。唱片產業逐漸萎縮,唱片公司又如何盈利呢?劉斌認為,中國唱片市場的版權意識比較薄弱,原創歌手與音樂類型相對較少,唱片公司必須提升自身的版權意識,挖掘有特色的歌手,做獨特的音樂,才能透過版權獲得利潤。劉斌說︰“在這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社會,特別是在深圳,人們的生活壓力都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能舒緩情緒的靜態音樂就比較適合市場需要。”他打個比方說︰“陳楚生以靜態歌曲贏得快男總冠軍就是一個例子。”劉斌還表示,做音樂如果只是一味地跟風,沒有自己的特點和版權,唱片一定賣不起來。

  唱片價格定位針對不同群體

  為了打擊盜版,各大唱片公司發行的唱片都大幅度地降過價。劉斌認為,只有讓唱片價格稍微回升才能使唱片公司獲得更多的利潤。價格回升會使銷量下降,卻不會使唱片的總體利潤下降,例如,一張標價為10元的唱片賣出10張,價格升至20元後賣出7張,顯然是20元的唱片獲得的利潤較高。劉斌說︰“現下的消費者都是有針對性地消費,所以我們的唱片價格定位也要針對不同的群體,價格定位一定要靈活。消費者都有一種價格消費認同度的心理,薄利產品有時候會讓消費者對產品性量產生懷疑。”

comments

About the Author

has written 274 stories on this site.

Write a Comment

Gravatars are small images that can show your personality. You can get your gravatar for free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