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獨立樂團的興起談台灣主流音樂市場【東海搖滾研究社創社社長 2007.05.14】
- 星期一, 四月 30, 2007, 20:21
- 音樂相關轉載
- 1,163 瀏覽人次
- Add a comment
這陣子,看到海洋音樂祭與野台開唱所吸引的人潮,還有展現出的蓬勃玩團與創作風氣,在看看街上越來越多背著吉他與BASS晃來晃去的人,好像玩團在台灣漸漸是一種普遍的風氣了,但是當每天打開電視,哪個女歌星又跟誰搞曖昧,或是哪個新人又在音樂台猛打歌曲,好像依舊是年輕人關心的焦點。不禁思考著,如何才能使台灣的樂壇及音樂風氣更好?
讓我們聊聊台灣主流音樂市場,台灣的主流音樂市場其實是分很多階段的,每個階段有不同的特徵,從民歌時期到羅大佑時期到九零年代初期,其實都是所謂的芭樂歌當道,但是芭樂歸芭樂,在九零年代初期,主流樂壇有不少的創作歌手,他們的專輯都有不少的銷售量,有些現在已經消失在樂壇,他們雖然做的是情歌,但是創作精神依然使人覺得佩服,那種對音樂的熱忱跟創作的堅持,而這個市場在當時就是這樣的被定性,只有情歌,還有可以跳舞的快歌,這兩種歌曲可以賣,而唱片公司也滿賺的,而那時,宣傳管道很單純,就是廣播,電視只有三台,沒啥歌星在電視打廣告,也沒有MTV台之類的,綜藝節目歌星打打歌,就這樣,所以宣傳並不能引起太多的效果,歌曲的內容才是重點。
到了九零年代中期,有線電視蓬勃起來,國外音樂大廠進入台灣,開始併購,開啟了一連串的宣傳戰,宣傳費用越加越多,幾乎是製作費用的十倍,人們聽音樂的習慣也改變了,從以前聽廣播聽音樂,變成打開電視就一堆MV,無所不在,這時,我們發現創作歌手慢慢的減少了,光鮮亮麗的歌手多了,人們聽音樂也從之前的細細品味,到隨便聽聽,製作音樂的感覺越來越粗糙,唯一不變的是,樂壇還是一樣悶,曲風還是一樣單調。
這時,唱片公司大賺,就是阿妹第一張專輯破百萬的時期,因此唱片公司食髓知味,繼續用宣傳戰來主導市場,歌迷們也很聽話的乖乖付錢,好像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後來,網路普級了,MP3開始普遍,這對國內唱片界巧巧的投下炸彈,粗糙的音樂,華而不實的歌手和內容,歌迷們選擇了不買CD,聽MP3,唱片公司一家家倒閉或是經營困難,唱片業開始責難歌迷,歌手不滿下載風氣,大聲的說智慧有價,但是有沒有反省過自己,主導台灣主流樂壇近十幾年的唱片公司,沒有一絲毫反省,依然固我,想持續用他們以前的操作宣傳方式主導市場。
而隨著網路的普遍,另一種聲音開始反撲,就是非主流,一個充滿多元聲音、原創精神的力量,一種對台灣來說新的音樂觀念,同時也是充滿自省力量的聲音,是以搖滾樂為主。雖然在這之前,台灣已經有水晶,有陳昇和羅大佑,但是他們好比孤鳥(但是羅大佑也曾創下八十萬的單張專輯銷量,不過那是八零年代的事了!),網路串起了搖滾客,一家家獨立製作發行的專輯誕生了,這是以大學生為主的力量,好比音樂的五四運動,從BBS、滾石可樂、水晶、奇摩家族、TRA、破報、Live House、三大音樂祭和各校社團………..,串起的力量,使得台灣的非主流音樂圈越來越熱鬧,曲風依然多元,銷量慢慢的增加,而五月天的掘起使得樂團的觀念讓大家熟悉。
但是我們還需要什麼?看看主流音樂,銷量依然是絕對優勢,電視的宣傳猛播,使得大多數的一般年輕人(音樂消費主要族群),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聽歌人口,還是吃主流唱片公司那一套,聽的還是那些東西,而看看非主流音樂,專輯發片量雖然多,能賣超過一千張的樂團又有多少呢?最多能賣一萬張就很爽了,雖然跟宣傳手法比對之下,主流公司仍然可能賠錢,非主流公司仍然可能賺錢。但是,除了站穩腳步,生存下去之外,我們對非主流音樂圈還有更多的期待,就是讓更多人聽到非主流的聲音,來改變整個台灣樂壇的結構。
我們還需要這些,可能不是只靠網路可以辦得到的,需要的是什麼,恐怕是主流媒體、甚至主流唱片公司,但是,主流媒體在乎的是錢,這是很奇怪的現象,其他的頻道就算了,但是兩大音樂台呢?一個音樂台之所以稱為音樂台,是因為他可以提供不同族群喜愛的音樂,而不是只會拿錢播流行歌,如果這樣那MTV,[V]跟購物頻道有什麼不同呢?你說在商言商我也同意,但是他們要的不只是賺錢,而是賺更多的錢吧!如果他們在拿錢播歌之餘,也分一點時間跟心力給非主流的聲音,這樣稱為音樂台也才有其正當性吧!
而音樂台的錢從哪裡來,當然是有錢的主流唱片公司,而主流唱片公司依然堅持他們以往對音樂的態度,只做他們覺得會賣的音樂,而這會不會賣,也是由他們說的,那些在裡面的自以為資深的音樂人,他們已經離群眾越來越遠了,因為並不是所有他們推出的音樂都賣錢,他們只好用賭的,賭到了一個會賺的,就物盡其用,想辦法趁紅的時候拼命的出,再來個新歌加精選,台灣的主流樂壇,真正長久經營的歌手不多了!唱片公司看到銷量下降馬上另找新人,用的宣傳手法越來越光鮮亮麗,把一個”人”包裝成一個”明星”,因為台灣多數人吃這一套,覺得要的是一個”明星”,不是創作者,當然,偶像有其存在的必要,偶像歌手各國都有,但是,台灣也太多了吧?!當你看看胡德夫,或是陳明章等人,他們玩的都是不是”那種很吵的音樂”,他們是沒有經過包裝的音樂人,在台灣,一般人看了會說”這樣也可以當歌星喔?”,但是在歐美,其實這種沒有什麼包裝的歌手滿多的,評著自己的音樂實力可以在樂壇站一席之地(如STING),但是台灣主流圈,真正沒有包裝的歌手,少之又少呀!
其實包裝並沒有錯,但是實力更是重點,國外有許多歌手團體也是經過唱片公司包裝,但是與台灣不同的是,他們的創作實力是遠高過包裝而產生賣點的,包裝只是一種襯托,就好像寶石經過加工。比方槍與玫瑰,一個外表光鮮的團體,他們的包裝就是展現他們搖滾與金屬的一面,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個金屬團,但是如果他們的音樂不是吸引人的話,我想樂迷不會如此多,唱片公司也不會去包裝他們吧!但是台灣相反,一個默默無聞,莫名其妙的人,唱片公司硬是包裝的漂漂亮亮,在媒體告訴大家他是明星,然後一堆人聽他的歌,過兩年過氣了,唱片公司又尋找新的對向,對台灣的音樂圈一點營養都沒有,更沒有道理!當然,如前所說,偶像歌手各國皆有,但是,台灣也太多了一點吧!
也許你會說,”芭樂歌(也就是我們說的抒情歌曲)沒有錯,國外也有許多唱芭樂歌的歌手啊”,但是我要強調,國外的音樂圈是多元的,沒有一種音樂佔絕對多數,包括芭樂歌!這才是一個健全的音樂市場,百花齊放。而在台灣,就算是芭樂歌,創作風氣不盛、歌手過度包裝,都是問題所在,這影響台灣的音樂品質,而台灣主流音樂的影響力其實超越你我的想像,整個華人樂壇的中樞就是台灣,包括香港、新馬、中國大陸,整整十五億人口,台灣是許多華人歌手的跳板,加工製造輸出中心,你看孫燕姿一個無名的新加坡人,來到台灣一加工,整個華人圈無人不曉,在中國大陸,台灣音樂是用傾銷的過去,不分老中青,不管現在台灣紅不紅,通通在那都看得到(不過當然幾乎都是盜版的)深深影響對岸的聆聽習慣。你能說台灣的主流樂壇沒有影響力嗎?
非主流的好聲音,台灣人知道的少,他們的努力不亞於主流圈的人,但是得到的,只是靠音樂賺點小錢,所以大多人都有其他的收入來源,如果他們能進入主流圈,或許靠音樂賺錢不再是夢,這樣他們就更可以將心力全心的放在音樂或其推廣上面,為台灣乃至於華人音樂圈創造更美好的聲音。而錢的問題是其次,重點是我之前所說的影響力,他們可以將他們多元的聲音、堅持原創的創作理念,還有對音樂的態度,他們的音樂想法,還有他們想透過音樂表達的理念,都透過主流媒體散佈出去。
當然這是一種夢想,因為這中間的阻礙還不少,其實有看到部份的非主流樂團進入主流圈,但是都只是零星的火種,如五月天,他們雖然把搖滾樂的形式介紹給一般人,但是他們還是逃不出抒情搖滾的窠臼,並沒有為台灣主流樂壇的多元性加分,不過他們的創作精神還是影響了一些人,不過,恐怕有更多的台灣一般年輕人,他們想的是”原來可以拿吉他上台表演吵吵的音樂,很帥又可以吸引美眉”,這應該不是我們樂見並鼓勵的想法吧!當然,他們將玩團風氣普遍也是貢獻之一,有人說他們是台灣的披頭四,這倒是有點言過其實了,批頭四對於搖滾樂是持一種探所的精神不斷的實驗,他們原創力十足且為搖滾樂開拓不同的可能,如第一張概念專輯就是他們發的,而約翰將其理念透過音樂實踐,這裡的理念包括很多,有音樂、政治、社會…..等等,約翰甚至是一個政治狂熱份子,有人說他晚期已經不像是音樂家,是個政治批判家(當然台灣藍綠惡鬥的環境讓許多人厭惡政治,不過約翰所關心的可不是這種無聊的東西,而是一些公共議題如反戰等等)。
這裡我們扯遠了,而台灣除了五月天,真正非主流的聲音在主流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及影響力的幾乎沒有,脫拉庫並不賣錢,董事長與四分衛各自有少數的樂迷,旺福隨著他們的專輯越出越多,早期多元獨特的音樂風格似乎不再,而台灣第一個音樂良心”濁水溪公社”,他們充滿想法的歌聲在台灣注定不登主流”大雅之堂”(英國的性手槍當年可以由下而上從體制外到與主流公司簽約再解約這種革命,在台灣好像永遠不可能發生,但是和性手槍比,濁水溪的音樂甚至有趣多了),而從最近主流猛打的”輕鬆玩”樂團,好像印證了一個事實,主流唱片公司還是固執的希望,非主流樂團跟他們簽約後能照公司的想法走,曲風能夠受到公司的限制,由公司為他們打造一張”會賣錢”的專輯,其實,不管多有才華和音樂想法的樂團或歌手,進入主流公司被”打造”一番之後,你能期待他們的音樂還是讓你充滿驚喜嗎?這就好像一個學富五車的教授,你叫他去考大學聯考一樣,完全看不出實力。但是主流唱公司依然固我,還打造出所謂的”主流團”,像是信樂團或F.I.R等等,他們對主流音樂圈的多元化,影響有限,倒是唱片公司找到另一種賺錢的模式,如此而已。
現在,台灣主流公司與媒體的共犯結構,依舊無解,而創造出的明星文化,依舊堅固,而非主流音樂人,依然默默的耕耘著,他們的動力,除了微薄的收入外,還是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和那股熱忱及理想,或許理想不能當飯吃,但人因夢想而偉大,這一場緩慢的改革(不能稱之為革命,因為革命的手段必須是強烈的)還是如羅大佑的歌詞所說”一天進步一點點”,或許我們可以用約翰藍濃的歌詞來勉勵著我們”你也許會說我是個夢想家,但是我不是唯一一個,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加入我們,而世界將四海一家。”
http://homepage20.seed.net.tw/web@3/uchidaelton/word31.htm
文:U.ELTON(東海搖滾研究社創社社長)
More from my site
About the Author
Write a Comment
Gravatars are small images that can show your personality. You can get your gravatar for free today!